首页 > 辽大学术 > 正文
首页 > 辽大学术 > 正文

何超副教授关于搜寻匹配理论合作论文在经济学顶刊《经济学》(季刊)发表

2024-01-29 22:01   来源:米乐平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中国经济研究院

 

近日,米乐平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中国经济研究院的何超副教授与其合作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韩晗副教授合作论文《搜寻匹配理论的发展和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在经济学顶刊《经济学》(季刊)2024年第1期发表。  

论文内容    

搜寻匹配理论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劳动力市场研究中,搜寻匹配理论已经成为国际上从宏观角度研究失业问题的标准范式。在货币研究中,搜寻匹配理论为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研究提供了统一且便利的分析框架。本文概述搜寻匹配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范式,分析和总结其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学的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便国内学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搜寻匹配理论来研究中国宏观问题。  

本文首先描述了早期的搜寻匹配理论。这些理论从微观主体的决策问题出发,比如证明了工人应当采用保留工资策略,仅当收到录取的工资水平高于保留工资时接受录用。在该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戴蒙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悖论:在一个对称的搜寻环境里,明明有很多商家竞争消费者而均衡价格却接近垄断价格。后续文献发现打破这个悖论的关键在于让有的消费者同时观察到几个商家的报价,而有的消费者只观察到一个报价  

本文继续介绍了现在宏观经济学里研究失业问题时广泛采用的随机搜寻匹配模型,这类模型也被称为DMP模型,因为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都为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三人也因此分享了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类模型主要有三个特点:1. 以零利润准入条件内生决定劳动需求;2.以随机匹配函数刻画匹配过程;3.以公理化议价决定工资。DMP模型的建立使得宏观经济学家们开始有严谨且简洁的模型工具来研究失业问题。  

在下一个章节,本文探讨了标准DMP模型的局限性,以及经济学家们对它的扩展。比如它假设只有失业的工人才找工作,而且搜寻匹配的过程是完全随机的。此外标准的DMP模型还忽略了搜寻强度、储蓄、补招和公司大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发展出在职搜寻模型、定向搜寻模型(允许公司通过公布工资水平来吸引求职者)等,或在既有DMP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其中在职搜寻模型能产生内生的工资分布并帮助解释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图片:美国劳动力市场季度波动数据2000Q4-2019Q4  

本文接着介绍了搜寻匹配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在这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它与经济波动理论的结合。有学者提出这类模型无法充分解释失业和职位空缺在经济周期中的波动。有的文献通过重新估算失业时的闲暇价值来帮助这类模型产生更大的失业波动,代价是就业对失业保险金也会变得非常敏感;有的文献则指出谈判工资时工人的可信的威胁点是罢工而非直接与雇主解除合约;还有的文献考虑了工资黏性对于失业波动的影响。搜寻匹配理论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讨论货币政策对于失业的影响。本文还介绍了宏观经济学家如何利用搜寻匹配理论去解释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劳动力市场复苏缓慢的现象,包括如何解释逆周期的搜寻强度。另外,搜寻匹配理论也被用于研究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问题。比如有学者证明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社会规模报酬递增,为政府投资公共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还有学者发现贸易的开放增加总体福利,但同时也会提高失业率和收入不平等。除了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理论还被用于研究其他市场,如婚姻市场、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有研究论证了男性收入差距的扩大将导致女性花更多时间搜寻配偶,从而降低结婚率。这对我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还有研究发现通胀会减少市场交易并鼓励人们在家生产,从而提高结婚率。经济学家也讨论了金融市场中的搜寻匹配摩擦对交易价格和资产换手率的影响,以及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摩擦如何相互影响。  

货币搜寻理论是本文另一个重点介绍的研究领域。货币搜寻理论也被称为新货币主义理论。虽然它受到前面提到的搜寻匹配模型的影响,但是它也有很多自己的特点。比如研究的对象不是内生的失业率而是货币的内生价值。而且其模型不依赖于匹配函数,也不需要零利润准入条件,因此该文献并非建立在DMP模型的基础上,而是与之并行发展的。从技术上来说,货币搜寻可以分为三代模型。第一代模型假设货币与商品均不可分,第二代模型允许商品可分但仍假设货币不可分。第三代模型则允许货币与商品均可分,这样一来模型会产生复杂的货币的内生分布,流行的做法是通过一定的假设简化该货币分布:比如假设大家庭内部会平均分配货币持有量,或者假设中心化市场和去中心化市场交替开放并且在中心化的市场交易中消费和闲暇满足一定的函数形式。货币搜寻理论框架的优点在于考虑了商品市场搜寻摩擦,给出了货币使用的微观基础,既可以从理论上解释经济史上哪些商品会充当实物货币,也适用于现代的法币货币体系,还能讨论商品或金融资产充当交易媒介的可能性,以及研究电子货币等新现象。而且,从定量上来说,这套理论极大地改变关于通胀福利损失的测算。  

最后,本文介绍了搜寻匹配理论在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许多文献考虑了我国经济的特点,比如失业如何受到政府生产性支出、隐形就业、公有部门雇佣、延迟退休政策、农民工占比、以及大学扩招等政策和因素的影响。本文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比如国企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增长与就业、贸易战、生育率、电子支付、央行数字货币等。  

   

期刊介绍

 

《经济学》(季刊)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展研究院)于2001年创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经济学学术刊物。本刊采用国际通行的匿名审稿制度,发表原创性的理论、经验、综述和评论性的中文经济学论文。本刊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多次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经济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等称号。  

   

作者简介  

何超,米乐平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中国经济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货币、房地产、失业和国际贸易,所著论文发表于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和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等著名期刊上。曾获上海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韩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青年拔尖计划,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国家社科重大首席专家,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支付、电子货币、新闻的金融效应等。他的多篇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European Economic Review、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著名刊物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撰写的研究报告多次获上级采用和批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荣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等奖项。